您所在的位置:爱球网 >> 综合 >> 田径

听·见|32城同日“跑马”,“拥挤赛道”如何跑出别样风景

2025-04-01  来源: 爱球网 www.24iq.com 点击:

春天无限美好,赛马正是时候。根据中国马拉松官网的数据,3月30日,全国举办了32场马拉松,总参赛人数近43万。在江苏,扬州、盐城、宿迁、启东四个城市同一天开始鸣枪。此前,马拉松赛事也在南京、苏州、无锡、南通等城市举行。赛道越来越“拥挤”,如何让马拉松走出不同的风景,成为值得在赛城思考的问题。

2025扬州鉴真半程马拉松“认识一个城市,跑步是最好的方式。”在很多跑步的朋友眼里,马拉松不仅仅是一场体育比赛,更是一场城市文化的体验之旅。体育和文化旅游的双重属性使这项运动具有持久的知名度,旨在突破人类体能极限。数据显示,今年无锡、苏州、南通的马拉松报名人数分别达到42.9万、16万、4.5万,无锡的马拉松胜率只有6%,南通中签率最高的也只有28.65%,缺口巨大。

供给缺口意味着市场潜力。今年,大力提振消费被列为经济工作的“重中之重”。万名跑友自由奔跑,拉动了“吃、住、行、娱”的全链条消费。马拉松无疑已经成为促进消费升级、促进文化旅游融合、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平台。马拉松的“成果期待”远远超过了体育和文化旅游。在盐城马拉松的宣传推介会上,除了赛事介绍,盐城市委组织部、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还登台推广人才政策和投资环境。无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、市体育局、市房地产协会将组织40余家。

尽管如此,马拉松还是不能成功举办。几乎所有长达42.195公里的马拉松赛道都会占用公共道路。举办好一场比赛,需要地方政府、众多企业和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,这是对城市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综合考验。业内人士发现,当比赛主题、宣传、服务同质化日益严重时,国内马拉松比赛越来越明显,市场资源和社会资源将向顶级比赛倾斜。有人认为,一些特色不尽、服务不足的马拉松比赛将难以吸引跑友,陷入“无人报名”+“招商难”的无限循环。

赛道长度不变,奔跑姿势永远向前,城市自然禀赋、历史质感、特色文化以创意有机融入赛事。也许马拉松突破了“千赛一面”。、打造独特IP的快捷路径。今年,扬州马拉松将东关古渡码头、文昌阁、汉陵苑等景点串联起来,打造“流动文化走廊”。许多“扬马”忠实粉丝表示,“这是为了扬州的文化和美丽”;宿迁将马拉松赛道调整为经过梨兰俱乐部、镜湖等景点,让跑步者沉浸在梨花与二月兰交织的春季限量美景中,参赛人数从去年的12000人增加到15000人。启东在《中国国家地理》杂志评选的“最新鲜的公路”上设置了赛道,并在参赛包中放入真空包装的香港带鱼,让城市的“新鲜”可以看到、触摸和品尝。虽然几个城市的比赛时间表“撞车”,但每个展览的导演都很漂亮。

文化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。+文化增加了百城百景的千变万化,也增加了商务旅游、文化、体育、健康、多业态融合的消费场景。这启示我们,也许我们可以利用好更多领域的“重要支点”,打造具有清晰辨识度和强大号召力的特色IP,更好地交出“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”的时代答卷。

0